《保安服务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施行后,我国保安服务业进入有法可依的新阶段,而一些新问题亟需落实解决,包括审批、备案、考试发证等,另一方面,一些违法违规事件时有发生。2011年10月,在昆明官渡,40名保安将一名17岁少年当场殴打致死。同年,北京警方查处了某保安公司离职人员冒用该公司名义,在昌平北七家非法从事对外地来京上访人员的“截访、送访”活动。而就在此事发生的一年前,北京警方对在京设立多处“黑监狱”,拦截关押上访人员的北京安元鼎保安公司进行了立案侦查。一系列恶性事件的发生,不仅引发了社会的一片热议,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极大关注。保安市场亟需一场大规模的清理整顿。
2011年11月30日,北京市公安局启动了持续到今年5月底的清理整顿打击规范保安服务市场专项行动,重点查处未经公安机关许可擅自经营保安服务等6类违法违规行为,以建立管辖严密、责权一致、定位清晰的首都保安服务监管体系。北京之所以开展为期半年之久的清理整顿活动,与《条例》施行以来,所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有着密切关系,如民营保安公司的审批、自行招用保安员单位的备案以及接连出现的保安“截访”等,同时也是为了今后日常监管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北京的经验做法:首先是摸清底数,掌握保安服务市场的整体情况;第二是审批备案,完成在册待审批保安服务公司的行政许可和自行招用保安员单位及跨区域从事保安服务的公司的备案;第三是考试发证,组织保安员进行资格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第四是信息录入,保安服务公司的相关信息及时录入到保安信息管理系统;第五是打击违法,查处一切非法保安组织、非法保安行为。北京的做法得到了业内外的赞许。
自2010年1月1日,《条例》正式施行以来,全国各地根据自身实际,纷纷开展专项清理整顿活动,在整顿保安服务市场秩序,打击保安服务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以及规范保安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的管理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如何保持清理整顿活动的成果是我们应当理性思考的问题。在过去的实践中,职能部门曾先后多次开展清理整顿活动,但风头一过,自行招用保安员单位违法违规现象又有“抬头”。犹如突发的疾患,在紧急情况下一剂猛药可将其控制住,但要想将疾患治愈需靠平时的治疗。清理整顿活动对于行业中出现的问题就是一剂猛药,在短期内疗效明显,如若将这短期疗效保持下去还需长期的治疗与调理,这就需要相关部门不断加强日常监督和管理。正如2011年多个省份开展的清理整顿活动中所提到的,要认真汲取以往清理整顿留有死角,风头一过死灰复燃的教训,在建立健全保安监管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市场“清”了,如何“理”好乃是长久之计。
在媒体报道的保安违法违规案例中,大多是单位自行招用的保安员和违法经营的“保安公司”的保安员所为。这些单位及其保安员数量多、范围广、人员结构复杂,对他们不仅仅是备案,更重要的是管理。如何管理好这支庞大而分散的队伍,剔除不合格的保安员,是对我们依法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的直接考量,是关乎保安队伍管理的成与败。
良好的市场环境,到位的监督与管理,是中国保安行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清理整顿保安市场是净化保安市场,更好地实施监管所亟需的。
友情链接:
首页
协议相关
协会介绍
协会章程
办事流程
会员服务
入会流程
资质查询
新闻动态
公职公告 通知资料 国际要闻
协会新闻 相关资讯
视频新闻
海外视野 政策法规
企业风采
招聘 企业 人物
会员园地
会长单位 副会长单位 理事单位
会员单位
保安装备
指定供应商
相关下载
下载频道 图文资料
活动评选
优秀评选 每月之星
每月之队
版权所有: 上海市保安服务行业协会 Copyright ©2016 www.sh-baoan.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信息产业部备案: 沪ICP备14004542号-2 公安机关备案号: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1933号